News Center
Contact Us
慈溪市科發電子有限公司
電話:0574-63516423
0574-63518881
0574-63502084
0574-63512982
0574-63512981
0574-63515955
傳真:0574-63506423 0574-63506928
E-mail:manager@cnkefa.com
總部地址:浙江省寧波慈溪市逍林鎮聯振路355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4.3%,比上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比上季度下降1.4個百分點。通常認為,如果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下,且持續下降,表示設備閑置過多,經濟有衰退跡象。反映到市場就是需求疲軟,代表著市場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企業要在這個時代生存發展,必須重視質量提升和成本優化。另一方面,隨著大國競爭的加劇,脫鉤斷鏈風險的高企,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正朝著“多樣化、區域化”方向演變,導致企業供應鏈越來越不穩定,給經營生產造成了困擾。
所以今天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精益思想納入到工廠生產管理中來,希望達成一種理想的生產狀態,即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通過追求一種最小的庫存來降低資金占用,將市場風險影響降到最低。然而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如何確保既能按需定量采購,又能面向客戶提供優勢供應能力,是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精益思想引導生產供應鏈變革
進入2023年,原本以為疫情的解封會帶來市場需求的井噴,但統計數據卻表明,我們早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在差異化策略之外,降本增效成為當下企業生存發展的主旋律。然而該從哪些環節入手推進企業降本增效,企業卻有些迷茫。依我近年參與的工業智能化改造經驗看,我認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從源頭控制采購成本、降低庫存,提升生產管理和供應鏈采購配送效率。
具體來說,可從兩個方向著手推進,一是供應鏈整合優化,利用更有效的方法來整合供貨商、制造商與客戶,使產品能以正確的數量生產,在正確的時間配送給客戶,為的就是在一個令顧客滿意的服務水平下,使企業整體系統成本最小化,從而獲得競爭優勢。二是提升計劃執行能力,利用供應鏈計劃調度與排程能力,適應頻繁的計劃變更與插單,及時掌握供應鏈資源現狀和物流供給,為企業的生產配銷提供準確、實時敏捷的決策,實現對生產配銷供應鏈管理規劃和控制。
本質來講,企業的供應鏈執行與供應鏈計劃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互為主動與被動的關系。企業內部計劃應該考慮供應鏈可能存在的波動,這樣制定出來的計劃才能夠對供應鏈的波動具有包容性。當這些波動無可避免地影響生產時,要么通過手段進行緩沖,要么通過快速響應來實現敏捷調整。這就是精益生產實踐的一個核心要點,即要求企業供應鏈具有極強的韌性,能在頻繁波動中按照生產需求變化及時準確地作出響應和調整,達成增效降本目標。
盡管轉型方向很明確,但從目前的企業現狀看,仍有不少企業停留在傳統生產計劃與排產階段,以人工手動的方式配合簡單的計算機表格功能來完成巨大的生產配銷計劃,在時效性和準確性上無法滿足企業競爭的要求。而各部門的計劃也是分開設計,并沒有完全的協調一致,以上狀況使得企業的產銷不能夠平衡同步地完成整體計劃,造成了很多浪費。在供應鏈方面,供應商、制造商和客戶之間系統普遍處于割裂狀態,不透明的供需信息以及供應商評考核標準的不完善,導致企業尋源隨意性較強,容易拉高采購成本,出現質量不合格以及延期交貨等情況,給企業的經營生產帶來困擾。
美云智數聚焦提質增效和降本
近年來,企業為應對營收下滑以及全球供應鏈產業鏈重組帶來的挑戰,開始尋求從打造具有韌性的協同供應鏈入手,推動精益化生產變革。正是源于這樣的需求,美云智數基于美的業務經驗及其所服務外部行業頭部客戶的領先實踐以降本增效為目標,面向市場推出了美擎供應鏈關系管理SRM、美擎高級計劃與排產APS兩大解決方案,通過“SRM+APS”組合方案,一方面幫助企業構建智能化韌性供應鏈,逐步建立一流的供需協同生態系統。另一方面幫助企業運用智能算法、精益模型、管理評價體系等實現精細計劃、敏捷調度排產、供方高效協同,實現訂單的精準交付。
美擎供應鏈關系管理SRM向制造業提供全品類采購數字化業務軟件產品和服務,構建品類為主軸的差異化管理體系,精益采購策略管理思想貫穿全鏈路。幫助生產類采購業務在供應商生命周期管理、價格管理、成本調優、供應布局優化、風險管理、訂單管理及供方協同業務管理方面的端到端提效;幫助非生產采購業務在需求提報、預算管控、尋源與合同、商品目錄化、外部商城對接、合同履約與對賬業務管理方面的端到端提效。美擎供應鏈關系管理SRM是制造業集成供應鏈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向數字工廠,銜接外部供方與企業內部實現效率提升;面向數字化戰略轉型企業,提供供應商管理體系與成本精細化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面向鏈主企業,提供多級供應鏈協同平臺,實時共享庫存、品質、生產數據,保障供應鏈安全與風險,提升供應鏈整體績效。
APS高級計劃與排產被譽為企業供應鏈優化引擎,被視為前景遠大的“工業新星”,在企業計劃運營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承載了訂單到交付的全流程。美擎高級計劃與排產APS通過基于全價值鏈協同、產銷計劃一體化,結合智能算法、行業模型支撐,構建智能決策系統,賦智關鍵業務場景,實現供應鏈運營的高效與智能,最終實現“以數據為支撐,高效地組織優質的資源在合適的時間、地點,以合適的成本將商品和服務交付給客戶,滿足客戶需求”的供應鏈運營目標。 經過不斷的探索以及多行業實踐,美擎高級計劃與排產APS已逐步構建較為完整的供應鏈計劃智能化應用場景,全方位構建數據驅動的供應鏈智慧運營平臺,實現從供應鏈銷售預測、S&OP到生產計劃與排程、物料計劃全流程,完整的APS+SCP解決方案,實現生產計劃透明高效、訂單準時交付,提高生產排產和供應商協同效率,縮短供應鏈計劃運行周期,從策略上上推動企業供應鏈高效運營。
通過美云智數SRM+APS方案組合,企業不僅能搭建韌性、透明、安全、敏捷且成本領先的供應鏈體系,還能實現供應鏈與生產計劃的信息聯動。比如企業能實時獲取供應鏈上各供應商銷售信息變化,據此調整自己的生產經營計劃和庫存決策,從而保證物資正常供應。企業也可以將自己的采購計劃、庫存、需求預測等信息及時地反饋給供應商,并制定庫存預警等輔助策略,供應商根據信息和策略安排生產,提高交貨的準確性和速度。這種模式能提前消除生產供應過程的一些不確定內在因素,比如需求預測、采購提前期、供貨時間等,通過供應商與制造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存量競爭時代的制造業突圍
2019年,寶潔公司首席運營官羅伯特·麥克唐納借用一個軍事術語“VUCA”來描述新的商業世界格局,即Volatile(易變性)、Uncertain(不確定性)、Complex(復雜性)和Ambiguous(模糊性)。2020年疫情之后,這個詞就廣泛傳開了。究其原因,在于人們真切地感受到各種危機發生的頻率在加快,信息革命帶來的高速增長紅利接近尾聲,“復雜和不確定”正成為一種新常態。
面對不斷變化、難以預測、高度復雜又不確定的商業環境,企業又處在一個存量競爭時代,要持續拓展生存空間,最好的方式是盡早構筑抵御風險的強大堡壘。一方面用質量和成本優勢吸引市場增量。另一方面通過打造韌性供應鏈增強企業面對復雜和不確定環境的生存能力。美云智數作為國內領先的數字化賦能者,產品及解決方案已在40多個行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全面成熟的技術方案賦能企業數字戰略落地,助力制造業突圍。
比亞迪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軍者,近年面臨業務增速快,采購供應面臨多樣化服務、效率低以及合規風險等挑戰,而多業態導致需求復雜,內部系統數據標準不統一,跨部門協作難等痛點,促使集團決定重新梳理流程,打造智能化供應鏈采購體系。通過與美云智數合作,比亞迪建立了一個全面的、集成的、規范化、透明化、高效的采購管理平臺,支撐全品類采購業務的智能化、尋源流量池智能推薦、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至合同/訂單閉環、訂單至付款閉環、采購集約化、精益成本優化、供應商伙伴品質協同/生產協同/物流協同,基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架構,結合智能決策、大數據技術的深入應用,快速獲得適應企業業務管理架構的系統平臺架構,實現了全鏈條價值流拉通和信息協同。
全球工程機械領導廠商卡特彼勒,在采購數字化領域已與美云智數攜手合作四年多。這期間,美云智數結合美的工業互聯經驗以及實踐方法倫,針對卡特彼勒的行業特點,持續為卡特彼勒進行采購數字化賦能,搭建全方位供應商及采購成本管理平臺,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卡特彼勒的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實現了全方位的多維度、多場景的精準核價及多級供應商的供需與產能的協同閉環管理。
2018年海天味業攜手美云智數,通過對“計劃+采購+生產+設備聯機”的端到端的價值能力打造,建立了統一的采購業務流程體系,通過構建精細化的供應布局體系,實現了采購效率的提升以及采購成本的下降。
天正電氣是一家工業電器生產企業,生產逾600種明細類60000余種規格的工業電氣產品,品類繁多導致生產排程極為復雜。為實現高效生產排程,通過與美云智數合作,利用全面的系統計算,實現固化業務流程,借助美擎高級計劃與排產APS提升全價值鏈交付速度,全盤考慮供應-需求匹配程度,以降低庫存成本,最終成品庫存金額下降10%、備貨SKU條目提升17%以上。
對制造業來說,以前是批量生產得天下,現在各行各業市場不斷細分,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強調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生產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產品已成為必然選擇。這種生產模式下的產品生命周期短,產品和零部件種類非常多,供應鏈長且復雜,每天要進行多次換線。因此,生產計劃和供應鏈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的效率、品質和成本。美云智數作為國內行業數字化服務的領導者,不僅提供全面豐富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還有成熟的咨詢方法論體系,融合實戰經驗和能力,基于企業戰略解碼,識別企業基礎問題及業務差距,推動企業組織及業務變革,引領制造業在存量時代突圍。